新闻中心粱江通信 >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演讲——技术创新:通信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探讨技术创新与业务转型、网络发展融合

宋树成: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下午好!我讲的题目是技术创新:通信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今天下午大家已经听了一下午,可能都已经比较疲劳了,创新这个题目也是在业界一直提到的主题,我是希望说明技术创新和创造能带动电信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生活的改变,希望我讲的内容,在大家比较疲劳的情况下,能引起大家的兴奋。

        第一点,业务是通信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大家都知道,推出新业务,提高ARPU值是通信业发展的根本,整个产品的发展,网络的发展,都是由业务推动的,业务需要个性化、移动化、智能化、差异化,业务也需要网络的宽带化、多媒体。我们看一看不断改变人们生活的新业务,从Web业务、短信业务、彩铃业务、QQ、IPTV、这些业务都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业务能规模开展,技术的突破和成熟,比如说Internet,在九十年代初期大家对Internet认识还不太清楚,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爆发性的发展,到现在我国Internet用户超过了一亿,短信也是移动通信发展的神话,大家天天离不开短信,每天我们国家短信量据说已经超过了两亿条,这些业务的发展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推动了网络的发展。网络的演进也需要业务的支持和技术的成熟,看一看不太成功的业务,这是我个人的观点,ISDN、固网短信,我讲这两个例子,它们的共性缺乏规模开展业务的基础,技术比较复杂,效益不显著。ISDN装一根线,提供两部电话,对整个经济发展不能提高国家的GDP,不能使经济增长的业务,也是难以发展的业务;固网短信因为缺乏私密性、移动性,也缺乏终端的支持,不能规模应用,这个业务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看一看经历六到八年逐步成熟的技术,我是指现在最热门讨论的话题NGN、3G,NGN和3G从95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发展这么长的时间,最主要就是推动力问题,它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是多媒体业务和需要技术的成熟,发展这么长时间,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一是业务推动,一是技术原因,业务推动上主要解决多媒体业务,并不是解决语音业务,在语音业务上NGN、3G并没有优势,因为对我们国家已经有7亿在网用户的语音网,也是非常成熟的语音网,重点发展多媒体宽带、无线宽带,这些业务会推动这个技术的发展,现在技术正逐步成熟。

        第二点,创造引发业务的突破,网络的革命。在整个技术发展中,每一个创造带来一个大的突破,带来业务的广泛应用,带来网络的革命,这里我提的创造不仅仅是一个创新,只有突破性的技术才会带来大的发展。看一下创造性技术如何带来业务和网络转型,改变通信业发展轨迹。芯片技术将社会带入到信息网时代,芯片使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的发展,改变了整个时代;程控交换技术,从80年的程控交换技术开始,发展了几十年,使电话全面普及,移动通信这个技术带来个人通信的革命,因为它本身的移动性、私密性、方便和多媒体的性质,使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是在整个通信业个性化的革命;95年后发展起来的因特网、路由器,尤其是思科的路由器技术,大家在网上可以学习、可以工作,使世界没有了距离,路由器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络上突破。每次突破性的技术都引领我们进入全新的时代,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再看看创造巨大价值,并影响社会的成功企业的基本特征,一是专业的技术,二是自主的能力,三是持续的发展,我归结成这三点,看一看在业界有影响的企业,比如说英特尔、思科、Google,都是自己专有技术,非常专业,非常专一,并影响了世界,而且能持续发展,Google,大家就看到一个搜索网页,但是它每年可以创造50亿美金的价值。再谈一谈创新、创造要转换成生产力,有一段距离,也需要国家的培育,大环境的支持,技术的突破性越大,一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也会越深,这里面有一个人们逐步接受的过程。创新也会使某些传统的技术结束,会带来价值的再分配,从这个意义上会出现针锋相对的利益之争,这成为创新成功的最大障碍。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也正在形成和谐创新的环境,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些企业具备了这种专业技术、自主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国外成功企业一些特征,我这儿引用今天上午朱部长十二个字,创新也需要“稳定增长,合作竞争,开放沟通”。

        第三点,业务在转型和网络转型的关系。就是技术创新会推动业务的转型和网络转型,业务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发展会推动业务的发展,这也是在业界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在我们国家二十几年整个通信业发展中,是以程控交换开始,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最早就是程控交换解决基本的通话业务,发现那时的程控交换技术控制和承载不能分离,不能满足快速独立引入新业务的要求,然后就提出了要控制和承载分离的观点。独立提供业务的技术归结成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大概到现在已历时十几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智能网,我们国家是在94年95年建设国家的智能网,实现了卡类业务和控制分离,这样在提供卡类业务的时候就不用改造承载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移动通信,实现了物理终端与号码的分离,鉴权与承载的分离,使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使短信和彩铃业务获得极大的成功,用户的规模也一举超过固定;今天需蓄势待发的NGN更明确业务的独立提供和控制与承载的分离,这三个阶段都朝目标发展了一步,但也突出了网络和业务融合的问题,因为网络越来越大,业务提供越来越多,这个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智能网,没有解决普通业务鉴权,仅解决了带接入码的卡类业务的鉴权,还需要复杂的信令交互,固网运营商向NGN的演进,首先面临的就是要为现在的网络增加业务鉴权引擎,以及解决接入业务鉴权引擎数据库问题;移动网,受目前带宽和无线覆盖的局限,一旦网络形成规模和各运营商的业务范围扩大,到那个时候对移动就会产生冲击,为了增加HLR业务能力,像彩铃、彩话,后来做在交换机上进行业务触发,这个业务等于是控制业务转到交换机,为了增加HLR的业务鉴权(如彩话)能力,升级现有HLR所带来的运行、技术和投资风险也成了同NGN/3G融合的难题,网络规模越大,这个矛盾就越突出;NGN,看看IMS架构的NGN,NGN发展中间还有软交换,IMS架构的NGN,用户属性服务器HSS融合了HLR和用户业务鉴权功能,NGN要解决的是向下兼容现有网络,将已有用户业务鉴权纳入到NGN的HSS中,但NGN/3GPP中定义的HSS做不到不改动现网就能实现与现有网络业务鉴权的融合,不改造现在的网络,IMS架构的NGN也没有解决接入现有网络业务鉴权的问题。

        第四点,网络转型的关键:添加用户鉴权引擎。从以上的智能网、移动网到NGN,网络转型的关键要增加独立的用户鉴权引擎,达到业务独立快速提供的目的,把用户业务的鉴权独立出来,这个矛盾就比较突出,突出矛盾就可以突出解决这个矛盾,先前不能快速提供个性化业务的主要原因,做不到业务鉴权与承载的分离,业务提供与控制的分离。在以IP为基础的NGN骨干网络引入时,所面临的最热门的课题是如何将规模庞大的现网的业务和网络也纳入NGN的控制和管理。普遍想到的是改造现有的网络,这是第一个想到的,使现有的网络向上融合NGN,这对于我们国家有七亿多在网用户的固定和移动网,任何一个新业务的引入和网络架构的引进都会牵一发动全身,这成了业务实施和网络发展的最大难题。从我们国家目前的资金和实力,建设一个新的网络并没有困难,但是要解决规模庞大业务鉴权和网络架构的改动,这就不是轻而易举的问题,最终得出一个失望的结论:现在的网络不可能融合到NGN、3G;无奈的选择:部分更换现有网络向上融合NGN,必须要更改、更换一部分的现有的网络,比如说更换长途局、汇接局,建一些中继网关,把现在的网络向上融合到NGN;面对的结果:难以解决投资与效益,技术与发展的矛盾,以及改造和运行的风险,因为这个网络太大了,任何一个改动都会引起网络的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

        解决上面讲的问题,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就会柳暗花明。大家原来考虑的是现有的网络向上融合NGN,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不改动现有的网络,现在的网络不需要再动了。寻找能独立于又能利用现有网络还能融合NGN的突破性用户业务鉴权技术,这个技术又兼顾现网,又面向未来,独立于现网,利用现网,融合将来,找到这样一个用户业务鉴权技术,这样就可以结束现在网络投资,为现有的网络添加独立的业务鉴权引擎和业务引擎,让NGN着重于向提供多媒体业务的转型。演进之路:让NGN应能兼容现有业务不是改造现网兼容NGN,也不是将传统业务移到NGN,而是让用户享受宽带、无线、多媒体,并不是改造现在的网络,现在网络改造并不能使用户享受宽带、无线、多媒体。譬如3G为用户提供宽带无线服务,用户在什么地方,只要他有要求,随时都可以给他提供3G业务,都能融合到无线宽带多媒体上,而不必改造现在的网络,向下融合是NGN、3G要考虑的问题。

        第五点,信令引擎技术:破解业务和网络转型难题。信令引擎TM和SigEngineTM,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粱江公司发明的信令引擎技术,从根本上破解了上面所述的业务和网络转型的难题。信令引擎技术用无信令点的信令转接技术解决了现有网建设数据库的接入问题,采用分布式逻辑数据库技术,这两个技术不用改动现在的网络,就可以提供为现有网增加用户数据库,增加新的业务,这个技术采用了板上处理器加存储器,实现高效信令数据的传递,使业务处理引擎独立于承载网络。现在板上处理器加存储器的处理能力、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都是十五年以前的一千倍,再没有业务瓶颈的问题。这个技术将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处理器技术成功地融合到现在的通信网。我们公司一直专注于通信控制技术的开发,03年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固网向移动网发展,向移动网的可移动性、个性化服务如彩铃、一号通,在这个时候就提出了用HLR的技术,提出一系列其它的技术,这么大一个网改造端局,这些业务如何提供,当时就想能不能不改动,就能提供业务。后来想到信令是根本,不改动完全可以提供这些业务,这是这个技术的产生。我们粱江公司在这方面已进行两年开发、实验和商用,这个技术到目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已经超出了原来网络智能化的范畴。这个产品叫LJ 3000系统,这个技术已成功应用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三家运营商的网络上,这个技术真正破解了通信业的业务建设和网络发展难题。对这个技术的总结,本地网省网用户数据的统筹管理,不重组现有网络实现七彩铃声,不改动现网设备提供详单计费,不修改用户数据完成号码升位,前置业务逻辑不需要智能网的支持,高度可靠实施特大网的业务建设,用其它技术解决特大网的建设是非常困难的,包括网络安全、网络发展,网络业务全覆盖的提供等,NGN架构支持长远的网络发展演进。

        为什么是NGN架构,看看这张图,绿色就是为网络独立添加业务鉴权定位数据库引擎,我们称为消息处理机MPM,先看一看传统的网络,固定网、PSTN,移动网GSM、CDMA,这就是在信令链路上加上独立的消息处理机,这个消息处理机也是一个计算机的概念,就是相当于一块计算机的主板,也是粱江公司从02年就开始研究开发的技术,加上业务鉴权功能,中间看到一个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就是IP信令与数据的传递,网络交换机将MPM与业务应用连接起来。大家看看NPN的网络层次,有传输和接入层,控制层、数据和应用层,把IP网络和这个技术融合在一起,消息处理机作为NGN业务鉴权数据库,就是IMS架构的HSS,是全分布复制式业务执行实体,业务提供层,这上面用消息处理机把信令数据全部采集下来,然后做计费分析,做智能告知,如短信告知和其它未接通告知等其它业务,业务号码的统筹管理,完全是处理器加服务器的架构,是NGN的架构,业务提供完全独立,异地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刚才已经讲到这里面几个要素,独立于现网引入业务鉴权与定位MPM加集中用户与业务管理CNPM加详单计费服务器NGBS加彩铃/一号通多业务中心ASC加应用服务器AS,AS包括升位、告知、音源、媒体、备份、管理、信令增值等应用服务器。

        这是面向未来,融合现在,不改动现网而使现网具备NGN的本质特性,业务和控制的分离,控制与承载的分离:符合IMS架构的要求,业务快速独立提供:符合NGN要求的业务独立提供原则,业务集中统筹管理和运营,无信令点编码技术使现网向上融合NGN。这个技术还完善和增强了NGN业务的控制能力和安全特性,分散复制式用户业务执行数据库,无负荷瓶颈,化解NGN集中控制业务的风险,在任何时候升级软硬件不影响不中断业务,用户鉴权和用户业务管理完全分离,完善了NGN业务鉴权控制功能,无信令点接入接口补充了IMS架构NGN的HSS向下融合现网的能力。不必为实现现有网络的智能化而超前建设还在发展的技术,而改变目前现有的网络,目前任何其它技术做不到既能兼顾现网,又能满足未来的发展,信令引擎技术恰恰做到这一点。信令引擎技术,在网络设备、用户号码、业务鉴权、业务管理等几个方面做到与NGN、3G无缝融合。

        采用这个技术已经开通的业务,包括彩铃、一号通、号码携带:移机不改号、准实时计费、用户业务鉴权,信令消息记录,短信选通,号码资源管理,能开通的业务,发受话端彩话,全网统筹WAC,号码升位、号码定位、智能告知、会议电话、网络与信令专家等。

        第六点,信令引擎技术对通信业的贡献。电信业务建设方式的根本改变,Simple Is Best,业务分散处理,不改造承载网,不改变信令协议,避免复杂的信令交互,避免多厂家的协议配合,有效实施业务转型,网络转型,业务与系统管理转型;结束对传统网络的建设改造,解放人力重点投向业务转型;结束多种传统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如No.7信令协议、电路交换和智能网,解放人力投向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电信软件复杂度减少一到两个数量级,无信令交互主动型业务控制技术,软件无需进程与状态,突破了二十多年传统电信软件时序状态机的复杂程序设计。这是对通信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无信令点接入,处理器、分散复制式内存业务数据库融合于通信网。前置业务逻辑、无信令交互、主动型业务控制技术,突破业务和实施在技术、资金和监管的难题等。

        信令引擎技术有效支持业务转型和网络转型,信令引擎促进通信业持续发展和实现同下一代网络无缝融合,提高ARPU值,使我国在通信控制和用户数据库技术领域领先于世界,为运营商节省巨额网络和业务建设投资的同时,创造更高的营运价值。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对这个技术提出意见和建议,粱江公司非常希望为我们国家的电信业发展采用信令引擎技术做出一点贡献。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002-2011。保留一切权利。沪ICP备18048023号-1
网站地图|法律声明|职位招聘|友情链接|联系我们